太阳成集团课程教学大纲
 
 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课程教学大纲
 
 
  
   
    
     | 课程名称 | 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 | 
    
     | 课程编码 | 0200013 | 课程类型 | 通识教育课程 | 
    
     | 课程性质 | 必修课 | 适用范围 | 2020级本科各班级 | 
    
     | 学分数 | 3 | 先修课程 | 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》 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》 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青年员工使命担当》 | 
    
     | 学时数 | 54 | 实验/实践学时 | 无 | 
    
     | 课外学时 | 无 | 考核方式 | 考试 (平时30 %+实验 0 %+期末 70 %) | 
    
     | 制订单位 |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 | 制订日期 |           2021 年 2 月 | 
    
     | 执笔者 | 姜波 | 审核者 | 张荣国 | 
   
  
  
 一、课程简介
 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是全院本科各专业员工的公共必修课。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,是一门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课程,涵盖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、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内的全部重要内容。该课程是对老员工进行远大的理想信念教育及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,它肩负着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的重要使命。
 二、教学目标
 该学科是普通高校老员工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,是老员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主渠道。其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,帮助员工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、基本观点、原理、方法和批判精神,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、历史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培养、提高理论思维素质和实践能力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思想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揭示的科学真理,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。
 三、主要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
 1、教学方式:课堂讲授
 2、教学手段:多媒体为主,也会运用微课堂、线上线下互动等多种教学手段。
 四、教学内容 (要求编写所有章节的主要内容)
 导论
 (一)目的和要求
 理论入门的作用,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,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和发展阶段,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,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,增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。 
 (二)主要内容
 一、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
 二、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
 三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
 四、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
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
 (一)目的与要求
 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,着重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,世界的物质统一性,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与基本规律,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,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和解决问题,不断增强思维能力。
 (二)主要内容
 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 
 1、物质及其存在形态
 2、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
 3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
 第二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
 1、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
 2、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
 3、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
 4、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
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 
 1、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
 2、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
 3、学习唯物辩证法,不断增强思维能力
 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
 (一)目的和要求:
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、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基本观点,掌握实践、认识、真理、价值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,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,确立正确的价值观,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,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。
 (二)主要内容:
 第一节实践与认识
 1、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
 2、认识的本质与过程
 3、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
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
 1、真理的客观性、绝对性和相对性
 2、真理的检验标准
 3、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
 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
 1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
 2、一切从实际出发,实事求是
 3、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
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
 (一)目的与要求:
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,着重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、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、社会发展的动力以及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,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。
 (二)主要内容
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
 1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
 2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及其规律
 3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及其规律
 4、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
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
 1、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
 2、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
 3、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
 4、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
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
 1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
 2、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
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
 (一)目的与要求:
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、观点、方法,准确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,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,正确把握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,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。
 (二)主要内容
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
 1、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
 2、价值规律及其作用
 3、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
 4、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
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
 1、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
 2、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
 3、资本主义所有制
 4、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
 5、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
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
 1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
 2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
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
 (一)目的与要求:
 了解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,科学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,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,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,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、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。 
 (二)主要内容
 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
 1、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
 2、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
 3、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
 第二节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
 1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
 2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
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
 1、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
 2、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
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
 (一)目的与要求:
 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历程,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,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,明确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,遵循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开拓前进的发展规律,以昂扬奋进的姿态推进社会主义事业走向光明未来。
 (二)主要内容
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
 1、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
 2、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
 3、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
 4、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
 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
 1、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
 2、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
 第三节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
 1、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
 2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
 3、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
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
 (一)目的与要求:
 学习和掌握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论原则,把握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,深刻认识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,把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,坚定理想信念,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。
 (二)主要内容
 第一节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
 1、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
 2、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
 第二节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
 1、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
 2、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
 第三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
 1、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
 2、坚定理想信念,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
 五、教学重点难点
 教学重点:(1)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(2)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
 教学难点:(2)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(2)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
 六、课内实验(实训)教学内容及要求(按实际所需填写)
 (一)实验(实训)教学内容(无)
 (二)各实验(实训)学时分配
 
  
   
    
     | 序号 | 实验(实训)项目 | 主 要 内 容 | 学时 | 每组人数 | 地点 | 
    
     |  |  |  |  |  |  | 
    
     |  |  |  |  |  |  | 
    
     |  |  |  |  |  |  | 
    
     |  |  |  |  |  |  | 
    
     |  |  |  |  |  |  | 
    
     |  |  |  |  |  |  | 
    
     |  |  |  |  |  |  | 
    
     |  |  |  |  |  |  | 
   
  
  
 七、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
 
  
   
    
     | 教学内容 |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| 
    
     | 章节 | 主要内容 | 讲授 | 实验 | 讨论 | 习题 | 其它 | 小 计 | 
    
     | 绪论 马克思主义创立及其发展 | 1.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2.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3.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4.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| 5 | 0 | 1 | 0 | 0 | 6 | 
    
     |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| 1.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2.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3.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| 10 | 0 | 2 | 0 | 0 | 12 | 
    
     |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| 1.实践与认识 2.真理与价值 3.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| 8 | 0 | 1 | 0 | 0 | 9 | 
    
     |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| 1.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.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3.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| 8 | 0 | 2 | 0 | 0 | 10 | 
    
     |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| 1.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2.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3.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| 8 | 0 | 2 | 0 | 0 | 10 | 
    
     |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| 1.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2.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.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| 1 | 0 | 1 | 0 | 0 | 2 | 
    
     |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| 1.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2.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 3.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| 1 | 0 | 1 | 0 | 0 | 2 | 
    
     |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| 1.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 2.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.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| 2 | 0 | 1 | 0 | 0 | 3 | 
    
     | 合计 | 43 | 0 | 11 | 0 | 0 | 54 | 
   
  
  
 八、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
 1.先修课程: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》
 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》
 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青年员工使命担当》
 2.后续课程:《形势与政策》、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Ⅱ》
 九、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
 推荐教材: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(2018年版),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,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,2018年4月高等教育出版社。
 教学参考资料:
 1、 张成诗等: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》,汕头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。
 2、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指导》,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。
 3、马克思恩格斯:《共产党宣言》(重点学习)。
 4、马克思:《资本论》第一卷(节选)。
 5、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, 外文出版社,2014年版;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第二卷, 外文出版社,2017年版。